消费和购买都是情境下的抉择

场景本是一个影视用语,指在特定时空下,由人、物组成的画面,置身其中能够触发消费者的沉浸式体验。场景以人为中心,注重价值交换,能引起消费者共鸣。品牌需要找到产品与场景深度连接的产品属性,为消费者的情感寄托创造具体情境出口。比如,"跟他出游的前一夜,还是纠结穿什么",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活场景。在这个场景中,内衣不再是简单的商品,而是传达、连接情感的载体,它承接着用户的心情。对品牌来说,这是个机遇,可通过仔细观察、寻找消费者在场景使用中的痛点,寻找解决方案。

场景的本质和故事差不多,大的故事都是由一个一个的场景串起来的。有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拍一个电视广告影片,也并不是写一个冗长的视频故事,或者一篇很长的文章,可能只是写一篇小的文章,或者就是制作一张海报。但不管你怎么写,如果不把它写成一个故事,没有那么复杂的逻辑关系,那你可能描绘的就是一个场景。如果你能用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或者消费场景里的那种感觉去说话的话,可能会让消费者有更强烈的代入感。

任何一个场景,不管它是什么样的状态,都包含这四个元素:第一个是时间点,第二个是空间感觉,第三个是当时的情景,第四个是互动的状态。是否能够运用好这四个元素,也成为这个场景是否被消费者接受,是否能够打动消费者,甚至是否被消费者疯传的原因。

场景转折至少有两种手段:一是通过动作,比如说,要讲某两人的关系不好,可以一个耳光甩过来,然后场景跟着切换,看上去也比较自然;二是在故事里加入一些旁白,这种方式在情景剧或故事视频中应用较为广泛。

其实无论场景的长度如何,它都是时间、空间、情绪、状态的集合,无论是欲望、动作、冲动,还是变化的感觉的结合与统一。

2016年"双11"的时候,天猫做了一个号称宇宙级的邀请函H5。这个H5把整个购物环境,用激进式的、令人想象不到的、有趣的方式表达出来,然后配上文案,被疯传一时。

京东也是这方面的高手。京东的很多文案,一是有深刻的消费者洞察,二是表现形式十分新颖。尤其是在2013年、2014年,京东和天猫、淘宝竞争的时候,淘宝突出的是它的低价和产品种类繁多,而京东由于拥有良好的物流体系,送货的速度会比较快。为了表现这方面的优势,京东出了几款海报,主题是"不光低价,快才痛快"。这几款海报分别设计了不同的场景,比如:你买一个剃须刀,在别的商家买,送到的时候,你的胡子已经长得很长了;你想买防晒霜,结果你已经从外面度假回来了才收到防晒霜,而你浑身除了戴墨镜的地方,都被晒成了黑色。这一系列海报既夸张又非常场景化,非常有趣。把这个场景带进去,也得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京东"多快好省"海报

知乎这两年不仅在做内容,也在做一些自己的推广。2016年,知乎把它的社会化营销团队也改成内容营销团队。知乎之所以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品牌不仅在平台上,而且对外也能产生一些有趣的内容。知乎会采用一些场景化的海报,比如吵架的场景,你就会联想到,有可能某人在家里跟爱人或者跟女朋友吵架了,下面的主题是什么,先看知乎。这样的海报会让你脑海里产生一些场景化的联想。

我们的思维长期聚焦产品本身,往往忽视产品的使用情境。不同的场景体验可以重新定义不同的生活美学,不同的场景诉求可以呈现不同的消费者群像。从连接你我的连咖啡到全联超市的经济美学,它们努力定位的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观。那么,应该如何寻找品牌在生活中的场景呢?在此,借鉴《场景革命》里的一个公式:

产品的功能属性(inside)+连接属性(plus)=新的场景体验

说到底,人都是环境的孩子。

powered by Gitbook该文件修订时间: 2019-05-17 13:53:11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