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最会做玩具的媒体
每个成年人心里,都藏着一个童心未泯的孩子。
一开始,乐高只是儿童世界的乐趣。在1934年奥勒·基奥克发明第一块积木到之后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乐高为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开发了不同规格的玩具。
不过如今,它已经成了全球著名的成人玩具制造商之一,很多人买乐高,可不光是为了给家里的小朋友玩儿。
据说,现在圈内炙手可热的自媒体平台"餐饮老板内参",每年会召开几个非常昂贵的培训班,昂贵到3天的课程能卖12万元。参加培训班的学员自然也都是一些不差钱儿并见过大世面的老板,培训班会在学员报到的当晚吃完饭后举行破冰仪式,而仪式通常是由乐高中国的首席体验官利用乐高玩具设计并组织实施的。也就是在这些游戏中,那些世故的、精明的或者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大老板,开始放下戒备、丢掉城府、放空自我,变成对世界充满好奇和纯真的大孩子。嬉闹过程中的智慧、玩笑、争论、协作不仅会变成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在随后的课程中,导师精心准备的课程内容也比较容易被这些老板接受。
实际上,除了这些,乐高也不断用行动向世界证明:想象力无关年龄,每个成年人心里,都藏着一个童心未泯的孩子。
当然,乐高之所以有今天,前提是拥有优质的产品,但是拥有同类型产品的竞争者也很多。而乐高的营销技巧,是品牌取得成功的撒手锏。
任何品牌创造内容的背后,都需要一个强大的理念去占领人们的心智。小米的"为发烧而生"和雷军的人格魅力让追随者产生共鸣;多芬向人们传递着自信和希望;而乐高则一直在强调,哪怕已经成年,你依然可以施展你的想象力。
2014年在北美上映并成功创下5亿多美元票房的《乐高大电影》,开始一视同仁地对待消费者中的成年人和儿童。孩子们喜欢玩具,大人们则被电影故事中传达的"想象力无关年龄"的理念所感染。
因为乐高受到了大人和小孩的一致欢迎,乐高也更愿意通过举办一些比赛,让所有用户参与到产品、内容的创作过程中。这样一方面能提升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也能增强产品和粉丝的黏度。
2014年,成千上万位乐高玩家参加了乐高设计大赛,斯蒂芬·帕克巴兹设计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模型"获得了1万多张投票,并最终被乐高官方选中,批量生产并上市。
还有那些痴迷于乐高的建筑师、工程师,他们作为"骨灰级"玩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灵感,用乐高积木去建造自己喜欢的,并且可以闻名世界的建筑。
下面这个就是BBC(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詹姆斯·梅用330万块乐高搭建起的1∶1的积木房子,里面有可以使用的卫生间和浴室,现在就坐落在萨里郡的登比葡萄酒庄园。
詹姆斯·梅用330万块乐高搭建起的1∶1的积木房子
那些长大之后的乐高迷们变身为乐高艺术家,创作出各种奇妙的艺术品。在乐高艺术家泽屋的作品《抓牢》中,许多的手代表周围的不理解和阻碍。
乐高艺术家泽屋的作品《抓牢》
泽屋与美国流行女歌手Lady Gaga一起合作的新专辑中的作品画面
谈到"借势",乐高也是玩具界令人难以比肩的高手,懂得将自己的品牌营销与热点完美融合。2011年,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结婚,乐高不是简单地送上祝福或制作一张图片,而是不惜大费周章地用乐高积木搭出了两人的婚礼现场来庆祝,后来凯特王妃生下小王子乔治的时候也是如此。
2013年,《乐高大电影》上映之后,乐高在社交媒体上的声量水涨船高,如今它在Instagram上已经积累了超过100万的粉丝,推特上也有近35万的关注者。
2015年,乐高继续通过数字合作寻求突破,比如与电影《侏罗纪世界》合作推出主题式乐高玩具与游戏,由电影所引起的热潮让乐高的品牌知名度与好感度皆快速上升。
由《50度灰》预告片改成的乐高版年度病毒视频截图
2015年上半年,它甚至将北美一部很红的电影------《50度灰》的预告片改成了乐高版年度病毒视频,堪称醒脑神作。
此外,乐高在社区建设上也花了不少心思。乐高点击、乐高私人网络一直是它与用户沟通互动的平台。乐高还经常会邀请全球的俱乐部会员参加聚会,把拥有相同爱好的人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故事。
因此,与其说乐高是个玩具公司,还不如说乐高在利用自己的玩具产品传播一种理念,在开发智慧和艺术的新可能。乐高大电影更是把乐高推到了媒体的极致高度。可以说,经历了80多年的风风雨雨,从诞生、成长、没落到今天的再次崛起,组织媒介化是不可忽视的力量。